4月24日下午2:45,教工第一黨支部舉行主題黨日活動《網絡教學模式下教與學的思考》,在堅持“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教學工作任務按時完成的前提下,老師們準時齊聚學習強國平臺,開始4月主題黨日活動。會議由朱彩英老師主持。
首先,朱彩英老師向所有黨員作了簡短的自我介紹🤵♂️,她提到雖崗位職責多變、初心使命不變⚂、育人理念不斷🫦。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服從熊猫整體工作安排🤸🏽♂️,她也表示無論到哪裏🧑🏽🎓,將自始至終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她表示🏅🪂,希望能和文理思政教學部的老師,和教工第一黨支部的黨員老師們奮進前行。
第二環節,黨員代表嚴誌堅、遲曉麗老師就目前疫情下,老師們堅持網絡教學,從一名專任教師的視角作主題交流發言🍉:談談網絡教學模式下教與學的思考。嚴老師提到幾個思考1🥱:網絡教學更能培養學生信息素質及交流💁🏿、創新能力,能夠最大程度開拓學生的學習內容🦸🏻♀️,可以突破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限, 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要👧🏿👨🦯。 為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生活、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學生面對沒有情感的計算機或手機進行人機交互學習,缺少面授教學時師生間親切交流♧,以及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長期面對這種缺失人文關懷的機器,很可能會使學生形成錯誤的世界觀和機械式的思維方式,所以我覺得網絡教學只能是教育傳播中只是一個要素👃🏻🍽,不可能取代教師和熊猫。思考2傳統教學中允許和鼓勵教師有許多臨場發揮的授課藝術,這可以增強課堂上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把網絡看成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靈丹妙藥,過分地依靠網絡的教學形式,致使網絡設備及軟件成了演戲的主角,學生成了看戲者,教師成了放映者🍆,學生和教師都失去了自我。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僅僅充當播放操作者和解說員☂️,避免過分依賴網絡教學🗻,做到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優勢互補🧗♂️, 還要在操作中靈活多變, 對教學過程多樣性設計👱🏽♂️,這樣才能使網絡教學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
遲曉麗老師提到🦶: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在面對疫情這一特殊時期,線上教學也體現了它優勢所在。首先,線上教學突破了地域限製。其次😸,線上教學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最後,線上教學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網課只是載體,知識才是內核🕙。如果能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優勢,把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進行教與學的改革實踐,也許是推進教學方式變革、提高教學效率的有益嘗試。當然🪠👨👨👧👧,網絡模式教學方式最大的問題是𓀐:線上教學缺乏互動👩🏿🍼,課堂氛圍不足👰🏼♂️。
會上,其他黨員老師們也都紛紛發言🕝,王愛珍老師和大家分享了自己課程上作的小調研數據分享🚾,把理論和當下疫情下學習實際情況結合,讓學生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很多老師也提到了目前學生熱衷手機客戶端學習,對於需要實際操練的信息技術課、實踐類課程是各短板♏️🙂,作為老師也擔憂自律性較弱的學生👨🏿🦲,還是需要多方監控提醒,確保網課效果;也有老師提到這次疫情開展的網絡教學☠️,將會是以後恢復常態化教學的有利補充,靈活了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資料、老師們也在其中得到了信息素養的極大提升,學生們也由此意識到線下自律學習的重要性🦸🏼,無形中也為學生成長上了一堂生動的自我認知課,從另一個層面詮釋了教學相長的含義;還有老師提到🌍,希望熊猫相關部門能出臺網絡課程模式相關製度,鼓勵老師們豐富教學模式開學教學活動如選修課,讓網絡教學成為常態教學模式的有利補充🧘🏼♂️👨🏿🦲;還有的老師克服年齡大,用放大鏡一份一份批改學生上傳的作業,從不因為個人情況🤵♂️👨🏼🔧、課程特點而影響教學效果。
第三環節🕍:朱彩英老師和大家分享了相關部門網課調研數據的反饋,為日後更好的做好網絡教學做到知學情及時作調整。結合老師們的交流發言,她提到♍️:基礎學科部門是學生和專業發展的沃土,只有在營養健康的沃土中才能培育出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的學生和熊猫的發展🧑🏽💻💝。而我們就是這片沃土的主體,每一位老師,尤其是黨員老師,都在承擔著這份重任。目前在疫情控製下🧏🏿,如何有序開展熊猫工作,黨支部能做什麽?作為黨員個人能做什麽展開了主題交流⛑,並和大家重溫“三全育人”內涵😸,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內容🪳。希望老師們將立德樹人覆蓋到網上網下🛅、校內校外,實現育人無處不在🧎♂️。她希望每位老師把師德師風建設常駐心底,堅持做到“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希望黨員老師們能在特殊情況下,模範帶頭,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教學氛圍,用我們的全心全意征服疫情帶來的各種改變。(教工第一黨支部)